運動傷害後的膝關節復健
許多運動都要用力收縮膝蓋肌腱,膝關節可說是全身關節中最易受傷的部位。之後的急性處理及休息復健,將是一條漫漫長路,須以耐心、毅力克服。

國人平均年收入增加,週休二日逐漸實施,休閒娛樂和運動的時間增加,而運動可以讓身體保持活動、使精神煥發,所以運動能增進健康是無庸置疑的。對許多疾病而言,它可以是預防也可以是治療的一種管道,而適度的、持續的運動可有效的紓解壓力;減少焦慮;增強心肺功能;保持肌肉、肌腱、韌帶、骨骼關節的柔軟度;延後骨質疏鬆及減緩其變化;還可以幫忙腸胃蠕動避免便秘及強化體內免疫系統,當然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它可消耗體內多餘的脂肪、消除贅肉、維持體重。

運動的好處雖然多多,但若沒考慮自身的條件是否適合此種運動的情形下,便貿然跟著潮流去運動,是非常容易發生運動傷害的。運動傷害是指重複使用身體部分關節或肢體引起的傷害,而各種運動都有可能造成傷害,如:打網球引起的網球肘,打羽毛球、游泳引起的肩部旋轉肌肌腱炎,慢跑、需要跑跳的球類、蹲跪、爬山、爬樓梯引起的膝、踝、關節、韌帶、肌腱等的傷害。

任何運動需要用力收縮股四頭肌及膝蓋肌腱的,只要使用不當都有機會發生膝關節疼痛。很多運動都需使用下肢,且使用下肢的運動大部分是老少咸宜,也就是說膝關節是最容易發生傷害的關節,而且是不分年齡的。

膝關節若與別的關節相比,它是一個構造及活動機轉都比較複雜的關節,是由股骨(大腿骨)、脛骨、腓骨、膝蓋骨;膝內側側韌帶、膝外側側韌帶、前、後十字韌帶;兩車半月形軟骨;負責膝關節伸直的股四頭肌、膝蓋肌腱;負責膝關節彎曲的後大腿肌(膕旁肌);負責膝關節伸直又負責膝關節彎曲的腸脛束(iliotibial tract)及許多錯綜複雜的肌腱組合而成。

因此膝關節一旦有明顯的受傷或持續做該項運動一段時日後覺得疼痛或者外觀與另一邊(必需是正常的)比較感覺有異時,首先要立刻實行的就是休息,避免一切會引起膝關節疼痛的類似動作,(上、下樓梯若會痛也要改變與平常不一樣的方式來使用),因慢性傷害,受傷者往往無法說出明確的受傷時間,而臨床症狀演變的過程因人而異,但不外乎是因多次微小傷害累積而成的。

休息同時配合每日局部熱敷二十分鐘,必要時可每天熱敷兩次,待一、兩周症狀有改善或疼痛完全消失後,要重新開始每日的運動時一定要在運動前熱身(拉筋及伸展十至十五分鐘,避免選擇需要跑跳的項目(建議游泳、快走及無阻力的固定式自行車),開始運動時,切勿操之過急。起初每次十到十五分鐘,一周後可漸漸增加至二十到三十分鐘,如一切進行順利,最好維持每周至少四次每次三十分鐘的運動,持之以恆,絕對只有好處。

為了增強膝關節周邊組織的力量與柔軟度,平常任何時間,不論坐姿或站姿都可做膝關節伸直平舉的運動,從十下開始視個人情況最多可重複平舉五十下,每天至少三次,情況不錯可酌量增加次數。如果症狀依然存在,求診復健科或骨科專科醫師做詳細的診斷與治療,越早越好,切勿拖延。

如為急性的挫傷、韌帶扭傷或肌肉肌腱的拉傷,一定要遵守運動傷害急性處理的四大原則
1. R(Rest):刻休息停止運動。目的是為了減少繼續活動使傷勢惡化。
2. I(Icing):冰敷;目的為止痛及鬆筋。
3. C(Compression):壓迫;利用彈性繃帶施行壓迫性的包紮來止血止腫。
4. E(Elevation):抬高;設法將患部抬高或墊高可止血止腫。

至於需不需要手術或置換人工關節則有一定的適應症,患者若為年輕者可優先考慮保守療法,而年長者則視膝關節被破壞的程度,若已嚴重的影響日常最基本的步行或外觀也有合併弓形的變形,而國人的平均壽命延長,為了讓餘年享有較好品質的生活,此項手術是可以考慮的。

人工關節終究是人造的器官,在置入人體後,很難與人體骨骼肌肉緊密結合在一起,因此活動上多少受到限制。雖然人工關節的材質與技術隨著科技的發達而日新月異,但仍然無法保證一勞永逸、仍然有使用年限的限制,通常使用的年限大約是十五至二十年,如果患者的活動量愈大,人工關節的壽命愈短。所以換了第一次人工關節後,可能還有第二次,而效果是一次不如一次。所以一旦換了人工關節平常還是要小心的保護和使用。

∼新竹市松青骨科復健診所 關心您∼
 
 
 
 
 
新竹市松青骨科復健診所   新竹市長春街58號  電話:03-5772636 傳真:5790214